其次,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会导致我国土地资源更加紧张,我国是人口大国,土壤问题是我国的重点关注问题。
其中,D3520树脂精制的色素色价较高,OD比值也相对更低,但是色素得率相对较低,其吸附容量也明显小于D140树脂。通过精制结果表明,D3520和D140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精制效果较好,适合制备高色价的栀子黄色素,二者比较,D3520树脂精制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略高,OD比值略低,而D140树脂的吸附容量更大。
2、各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率和选择吸附性7种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效果见表4。D3520和NKA-9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率虽然不高,但是这两种树脂的选择吸附性较好,对栀子苷的吸附最小。由表6分析可知,用25%乙醇洗杂质,精制得到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均达到400以上,而且OD比值也下降到0.5左右。根据显著性检验可知,乙醇浓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,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较小,不显著,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:A3B3C2。并且使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提取的色素杂质较少,有利于色素的进一步精制。
(2)D140和D3520树脂的精制效果比较D140和D3520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的实验结果见表6。在用大孔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的过程中,不同的杂质洗脱溶剂对色素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。⑧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,以从冷凝管滴下80滴/min左右,回流6~12次/h为宜,提取过程应注意防火。
⑫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。参考资料:食品检测技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。40~50min后,取出试管,加入10mL乙醇,混合。冷却后将混合物移入100mL具塞量筒中,以25mL乙醚分次洗试管,一并倒入量筒中,待乙醚全部倒入量筒后,加塞振摇lmin,小心开塞,放出气体,再塞好,静置12min,小心开塞,并用石油醚-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。
(2)样品测定:将试管放入70~80℃水浴中,每隔5~10min以玻璃棒搅拌一次,至样品消化完全为止。本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的检测,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及容易吸湿、结块、不易烘干的食品,不能采用采用索氏抽提法时,用此法效果较好。
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,如水溶性盐类、糖类等,使得测定结果偏高。②液体样品:称取10.00g,置于50mL大试管内,加10mL盐酸。⑥挥干溶剂后,残留物中如有黑色焦油状杂质,是分解物与水混入所致,会使测定值增大,造成误差,可用等量乙醚和石油醚溶解后过滤,再次进行挥干溶剂的操作。静置10~20min,待上部液体清晰,吸出上清液于已恒重的锥形瓶内,再加5mL乙醚于具塞量筒内,振摇,静置后,仍将上层乙醚吸出,放入原锥形瓶内。
m1锥形瓶和脂肪的质量,g。3、仪器①100mL具塞量筒。⑤如果没有无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备,制备方法如下:在100mL乙醚中,加入无水石膏50g,振摇数次,静置10h以上,蒸馏,收集35C以下的蒸馏液,即可应用。m2样品的质量,g。
相关链接:糖类,硫代硫酸钠,锥形瓶,氯仿。烘前应驱除全部残余的乙醚,因乙醚稍有残留,放入烘箱时,有发生爆炸的危险。
因糖类遇强酸容易炭化而影响测定结果,所以此法也不适用于含糖量高的食品。④抽抽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、无醇、无过氧化物,挥发残渣含量低。
⑤水解后加入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,降低表面张力,促进脂肪球聚合,同时可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、有机酸等。2、试剂①氯仿-甲醇混合液:按2:1的体积比混合(氯仿97%以上,甲醇96%以上)。如质量增加,以增重前的质量作为恒重。m0锥形瓶的质量,g。④石迪醚(30~60C沸程)。⑦乙醚的处理:在乙醚中加入1/20~1/10体积的硫代硫酸钠溶液(200g/L)洗涤,再用水洗,然后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脱水,于水浴上蒸馏,蒸馏温度略高于溶剂沸点,能达到烧瓶内沸腾即可。
用乙醚提取脂肪时,因乙醇可溶于乙醚,所以加入石油醚,来降低乙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,使乙醇溶解物留在水层,并使分层清晰。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,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。
⑪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,切忌用直接火加热,应该用电热套、电水浴等。三、酸水解法1、原理样品经酸水解,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,用乙醚提取脂肪,然后在沸水浴中回收和除去溶剂,称重而获得游离和结合的脂肪含量
3,4-trans-3-hydroxymethyl-4-[bis(4-hydroxyphenyl)methyl]butyrolactone(30)、2,3-trans-3,4-trans-2-methoxy-3-hydroxymethyl-4-[bis(4-hydroxyphenyl)-methyl]tetrahydrofuran(31)为不常见的木脂素类型,仅在草胡椒属、荨麻属和卷柏属植物中有报道。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》2020年11月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银杏双黄酮也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,并具有剂量依赖性,可减轻与非甾体抗炎药物类似的不良反应。冯卫生等也分离得到-谷甾醇等甾醇类成分以及香荚兰酸等酚类成分。罗伯斯特杉双黄酮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也有极强的抑制作用。5 结语中华卷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中药材,其应用大多集中在古代医药书籍中的清热解毒和消炎等方剂中。
木脂素类具有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炎、神经保护、平喘和杀虫等活性。卷柏属植物木脂素主要以芥子醇和松伯醇及其衍生物结构为主,这类结构是卷柏属植物由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进化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穗花杉双黄酮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发挥抗炎作用,有助于新型抗炎药物的研发,还能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成。3.3 其他类从中华卷柏中还分离得到了一些其他成分(35~44)(表3),包括糖苷类和有机酸类等,有机酸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种含有羧基的酸性有机化合物(不包括氨基酸)。
4.4 其他作用有研究显示,穗花杉双黄酮、扁柏双黄酮对活性氧、活性氮、-淀粉样蛋白(A)及DNA损伤诱导的神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。3.2 木脂素类中华卷柏中分离出的木脂素及其苷类成分也逐渐增多,目前已分离出的有22个(10~31)(表2)。
中华卷柏中分离出的木脂素类成分包括苯骈呋喃型新木脂素、二苄基丁内酯型木脂素、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等。有报道显示,前述木脂素类中的化合物30、31具有抗肿瘤、抗炎、抑制血管生成、抗艾滋病病毒等活性。因此,在了解中华卷柏生长生存条件对中华卷柏产生影响的同时,更要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更加深入研究,为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,从而更好地致力于推进中华卷柏这味特有药材开发和利用。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桂皮酸、桂皮醇等。
木脂素是一类由2分子苯丙素衍生物(即C6-C3单体)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,多数呈游离状态,通常指其二聚体。卷柏属植物木脂素类成分均由莽草酸途径产生。
还有研究发现化合物20~25对A549和Hep G2等人癌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性,但未表现出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。穗花杉双黄酮在小鼠中表现出显著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,能显著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。
对肥大细胞分泌的组胺表现出高效抑制作用。但现有研究发现,中华卷柏中药用成分种类多样,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药理活性,有着很大研究价值。